【代表风采】人大代表张礼明: 精耕哈密瓜种植 为群众创造一份甜蜜的事业

作者:李金仁 李春红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8/1 11:27:14     点击数: 8897          

  在云南麻栗坡县马街乡,有这样一位人大代表,他时刻把群众冷暖放心间,他在贫瘠土地上以种植哈密瓜绘就甜蜜蓝图,他用自己的拼搏实干为群众谋求幸福生活,他就是麻栗坡县十七届人大代表、马街乡第十二届人大代表、马街乡品乐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张礼明。

  自2021年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张礼明便始终将“党员”“代表”这一身份铭刻于心、付诸于行。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寸土地,倾听每一户村民的心声,将群众的“急难愁盼”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完善,还是邻里矛盾的调解,他都冲在最前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是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只有我们带头干,群众才有信心跟。”这是张礼明时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的行动准则。五年来,他带领村“两委”成功化解了60余起矛盾纠纷,建成绿美村庄9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00余件。

图为张礼明深入群众家中了解民情

  作为人大代表,张礼明深知要让乡亲们真正过上好日子,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去年6月,当马街乡党委、乡政府发出发展大棚哈密瓜种植产业的号召时,许多人还在观望、疑虑。土地适不适合?技术跟不跟得上?销路有没有保障?面对这些未知,张礼明没有丝毫犹豫,决定自己先“下水探路”。

  张礼明带头投入5.8万资金,率先建起了4个标准化大棚,成为全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选址、搭建到学习种植技术,他都事无巨细。今年3月,一株株哈密瓜苗在品乐村的土地上扎下了根,也承载着全村人的希望。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他像照料孩子一样精心呵护着这些瓜苗,控温、施肥、授粉……6月,金灿灿的哈密瓜挂满藤蔓,迎来丰收,第一批哈密瓜产量达4吨产值达1.6万元。

  张礼明的成功,如同一针“强心剂”,瞬间引爆了全乡。他的大棚成了现场教学的“示范田”,他的经验成了人人求教的“致富经”。这一举动,不仅验证了产业的可行性,更重要的是,它以最直观、最有力的方式,向全乡的人大代表和广大党员群众传递出一种强烈的信号:只要敢想敢干,边陲的土地也能结出甜蜜的“金果子”。在他的带动下,村民种植哈密瓜80亩,每亩产量3.5吨,实现总产值超200万元。

图为张礼明为农户讲解哈密瓜种植经验

  哈密瓜喜获丰收,但张礼明的心并未放下。他明白,“种得好”只是第一步,“卖得好”才是关键。如何让深山里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是他作为人大代表思考的又一个重要课题。“人大代表不仅要带领群众发展产业,更有责任为地方产品代言,为品牌建设出力。”张礼明说。

  6月,正值哈密瓜新鲜上市之际,张礼明迅速切换角色,从“种植能手”变身为“金牌宣传员”。他带着新鲜采摘的哈密瓜产品,马不停蹄地奔赴广西横州市,开启了一场跨越山海的“甜蜜推介”。在那里,他积极对接商超、洽谈客商、参加展会,不遗余力地宣传马街哈密瓜的优良品质和独特风味。“我们的哈密瓜,甜在嘴里,也饱含着我们边疆人民的勤劳和希望。我不仅是来卖瓜的,更是来为我们马街乡的品牌探路的。”他用朴实而真诚的语言,向外界讲述着这颗甜瓜背后的乡村振兴故事。

图为张礼明为哈密瓜寻找销路

  从被动等待客商上门,到主动出击开拓市场。张礼明用实际行动证明,基层党员干部、人大代表的履职舞台,既可以在田间地头,也可以在广阔的市场。他的先行宣传,为“马街哈密瓜”这张名片的叫响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最近,张礼明又在紧锣密鼓进行着下一季哈密瓜的育苗工作。“下半年我们共计划栽种150亩哈密瓜,我们带动周边村组形成特色产业,让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越来越强了。”张礼明笑着说。

  复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