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动动手指网上议事
文山秉烈千亩良田复耕困境解除

作者:牛世婷 向传建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7/19 9:11:32     点击数: 1288          

  在文山市秉烈彝族乡,一个由乡人大主席团创新搭建的“网上议事厅”正成为代表活动阵地建设的闪亮名片,这个植根于村民之中的微信群,打破了时空界限,让村民只需指尖轻点,就能将田间地头的难题、生产生活的困扰,直通驻群的人大代表、村干部和邻里乡亲。一场围绕千亩良田复耕的“拯救行动”,更是生动展现了这方“网上议事厅”汇聚代表智慧、破解治理难题的强大力量。

  良田“沉睡”急盼复苏

  2021年1月,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州土投公司启动了对秉烈乡务路村委会的麻栗、龙潭、新寨等五个自然村的土地整治提质改造工程,按照路通水通、小块并大块的模式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该项目涉及220户人家,共计1048余亩土地。

  然而,建设完成后,原先中标的农业公司资金链断裂,不仅拖欠地租,更让良田被迫撂荒一年。看着地租收不回又无法立即复耕的土地,村民们万分焦虑。为了解决群众遇到的难题,乡人大代表马红愿、李继功,市、乡人大代表沈成武三人担起了这一重任。

  到了2024年年底,秉烈乡与文山市自然资源局完成移交管护协议签订,将土地交给务路村委会管护,但一直找不到新的农业公司来承办。“时间一天天流逝,今年栽种季节也到了,土地再不利用起来,村民们的损失很大,无奈之下,我们决定召开群众会,将土地拆分归还群众。”马红愿说。但多次群众会开下来,代表们提出的方案均被现实矛盾挡回——千亩良田的复耕之路,困难重重。

  “议事厅”云端聚力 

  在事情推进受阻、群众的不满情绪日渐堆积时,“网上议事厅”成为破冰利器。马红愿在群里安抚村民情绪,实时答疑解惑,承诺先种地后续问题由他跟进;乡人大代表李继功组织群众会,广泛收集诉求,讲解土地整治意义;沈成武下沉田间调研,记录问题并反馈,与村民紧密沟通。通过 “网上议事厅”,代表们线上线下联动,为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网上议事厅”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展现出了它的独特优势。村民们不再需要逐家逐户地奔走相告,也不用等待群众会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尤其是那些外出务工、无法到现场开会的村民,也能通过微信群随时了解情况、发表意见。在群里,大家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焦虑、困惑、建议一股脑儿地倾诉出来。这些看似碎片化的诉求和信息,在代表们的眼中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线索。

  最终,网上议事让务路村土地困局迎来解决契机:依据航拍图完成权属确认与地块调整,同时兼顾政策要求与村民意愿,迅速组织土地分配到户。短短一个月,沉寂的土地被唤醒——如今95%以上的田畴已新绿遍染,玉米苗在夏日微风中舒展生机。

  “网上议事厅”小群大治 

  “我家哥俩想分户口,有哪些规定”“如何申请建房”“我家3头公牛走丢了,看到的乡亲说一声”“寨头水管漏水了,赶紧去修一下”……在微信群里,村民们将遇到的难题,通过文字信息或语音的方式,向村干部和在家的村民求助,总能得到满意的答复。这些日常小事,都体现着 “网上议事厅” 的便捷与高效。像这样互帮互助解决的村民诉求,每个月都有10余件。

  “这个网上议事厅很方便,以前有啥问题,得等群众会或者到处找人反映。现在好了,不管我在家打扫卫生、领着孩子,还是做饭的时候,想起啥事儿,直接在群里发个语音或者图片,代表们立马就回复。”村民卢保勤说。

  沈成武介绍,在群里,人大代表不仅听诉求、解难题,还将涉及水电事项的供水站、供电所负责同志拉进微信群里回应有关问题,一些群众也主动在群里发布顺路乘车、发展产业、务工等方面的信息。如今,无关紧要的小事少了,政策宣传的声音“大”了,关于集体事务的建设性意见多了,这个微信群把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群”小乾坤大,“议”中天地宽。秉烈乡的“网上议事厅”,正以其“指尖可达、诉求立应”的鲜明特质,将代表与群众的心紧紧联结于云端沃土之上。它不仅是乡村难题的求解器,更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边疆村寨深深扎根的鲜活根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