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人大】富宁人大:人大代表“深联帮”激活产业新活力

作者:农振涛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7/10 10:25:53     点击数: 1351          

  富宁县剥隘镇人大主席团以人大代表“深联帮”机制为抓手,通过强化产业扶持、盘活闲置资产等举措,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深扎基层定方向

  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正式下闸蓄水后,网箱养鱼曾是剥隘镇7个村委会31个村小组768户库区移民赖以生存的门路之一,也是库区移民的支柱产业。然而,随着网箱全面拆除,库区移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变得十分严峻,“靠什么生存、发展、致富”成为剥隘镇党委、政府及全体库区移民高度关切的民生问题。

  针对这一难题,剥隘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辖区人大代表下沉入户,逐户走访库区移民,详细记录群众对产业发展的想法与顾虑,结合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富宁县十八届人大代表、剥隘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梁正才通过多方考察并与辖区人大代表们深入研讨,最终将种桑养蚕产业确定为库区移民转产上岸的 “短频快” 主攻方向。

图为甲村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

联结群众聚合力

  为打消群众对新产业的疑虑、凝聚发展共识,各级人大代表再次深入基层调研,系统梳理群众对产业选择的担忧与诉求。剥隘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召开群众会20余场,详细介绍了广西种桑养蚕成功案例,大力宣传种桑养蚕产业“投入成本低、管理简单、收益见效快”的特点。为了减少群众的顾虑,梁正才发动镇人大代表、甲村党总支书记陆光宏先行先试,让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打消了观望态度,主动参与到种桑养蚕产业中来。

图为开展地面育蚕培训

  针对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管理、病虫害防治、销售等难题,梁正才组织养殖户、村组干部、致富带头人到广西靖西、那坡等地考察学习,推动形成“村集体+合作社+群众”“家庭养殖+集中托管”双轨模式,构建起共管、共治、共享的产业发展机制;同步推行“统一供苗、统一技术、统一销售”服务模式,建立起有效的风险防控体系。截至目前,已带动60余户群众参与养殖,种植桑树260亩,预计户均实现年增收10余万元。

图为甲村群众家庭地面育蚕

帮扶产业强链条

  在发展过程中,梁正才与辖区人大代表共同分析产业发展短板与潜力,推动制定专项产业发展方案,积极申报项目、盘活闲置资产——将剥隘镇一个废弃变电站改造为甲村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建成800平方米示范养殖区;将六益村老校舍改造成400平方米集中养殖点。

图为甲村种桑养蚕专业合作社

  同时,梁正才积极牵线搭桥,推动当地与广西靖西、那坡等地的蚕丝加工厂建立合作,构建“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订单模式:由企业提供优质种苗,并以每公斤60元的价格保底收购,通过订单农业保障产品销路,切实解决群众“卖茧难”问题。

  剥隘镇人大主席团通过人大代表“深联帮”机制,把准产业方向、凝聚群众力量、完善产业链条,让剥隘镇种桑养蚕产业迅速崛起,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兴支柱产业。下一步,剥隘镇人大主席团将继续推动种桑养蚕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全力打造特色产业发展示范,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加强劲的动力。

  复制
复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