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人大】西畴董马:代表履职“热浪”点燃石漠“椒”阳

作者:李武泽 关佳杰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6/24 9:52:01     点击数: 3962          

  雨水浸润后的锅地塘村,漫山遍野的花椒树在石缝间舒展枝叶,青翠的椒果缀满枝头。摘下一粒花椒轻咬,惊喜地发现这花椒又麻又香,曾经遍布石旮旯的荒山,因为花椒,正涌动着绿色的希望。

  改变始于一群穿梭在崎岖山路上的人大代表。2022年冬,别的地方产业发展得热火朝天,而西畴县董马乡锅地塘村那漫山遍野的石旮旯,让产业发展一筹莫展。

  人大代表们心想:“得要有所行动了!”他们多次外出学习,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笔记本记满了群众心声和产业规划。“要让石头缝里长出金豆子!”在董马乡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县、乡人大代表李才明攥着乡亲们采集的土壤样本,向董马乡人大主席团提出《关于在锅地塘村委会发展花椒产业的建议》。这份带着泥土气息的建议被列为董马乡重点督办事项,开启了人大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今年我们要发展花椒种植500亩,花椒苗还没着落,地里的水管老化破损了,一洒水就到处乱喷……”一想到这些,锅地塘村委会书记李含香总是辗转反侧,当她听到上级部门已划拨专项资金18万元帮助解决资金缺口时,她心里石头终于落地了。

  “花椒间距要留足1.5米”“套种辣椒要注意遮阴”……想要花椒茁壮生长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农业发展本来就是“三分种七分管”,技术专家李胜尧受乡人大主席团邀请多次到锅地塘指导花椒种植,看着挂满果实的套种辣椒和挂果的花椒,他打心里高兴。

  为了花椒产业发展更有活力,锅地塘村通过“招小商”引进企业发挥带动作用,依托农业公司,动员群众土地、劳动力入股,通过“企业+村集体经济+村民”模式,创新“4321”利益联结机制,40%作为村集体经济收益,30%作为引进企业收益,20%作为入股农民分红收益,10%作为产业发展风险金,促进村集体和群众增收。

  去年,套种的120亩辣椒迎来丰收。通过“4321”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3.2万元,群众分红收益1.6万元,还完成2公里的产业路建设,产业发展的“路子”更宽了。今年,锅地塘村花椒预计产值达12万元,今年还将扩种套种辣椒至300亩,预计实现辣椒收益20万元。到明年,全村800亩花椒将全部挂果,预计亩产200斤,产值达130万元,而后几年,花椒树进入丰产期,产量和效益将成倍增长。

  未来,依托即将建成的香辛料佐料收储分拣基地,董马乡将推动以辣椒、花椒为主的香辛料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奏响群众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椒”响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