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利剑”护发展 文山人大书写经济高质量答卷

作者:罗佳贵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10/21 20:00:16     点击数: 1589          

“电能烤房太省心了!不仅每炉烘烤成本比燃煤的少,一年下来还能多赚不少。”砚山县江那镇舍木那村村民孙远凯说话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去年,在人大监督下,总投资1802万元的项目顺利落地——在砚山县建设电能烤房150座,并配套建设编烟棚、变压器等设施,辖区240户烟农从中受益。这一民生与产业双赢的成果,正是文山州人大常委会以精准监督激活经济发展动能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文山州人大常委会紧扣全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与州委经济高质量发展部署,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核心,构建“靶向调研—清单督办—联动问效”监督闭环,将人大监督的“制度优势”转化为产业升级的“经济优势”,为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筑起坚实保障。

图片

靶向调研:

锚定产业痛点  摸清发展“脉搏”

图片

精准监督的前提,是找准制约经济增长的核心症结。为打破“大水漫灌”式调研局限,州人大常委会组建由农业、工业、财经等领域专家代表构成的专项调研小组,聚焦绿色铝、三七、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口岸经济等重点产业的“卡脖子”问题,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梳理产业发展的共性瓶颈与突破方向。

图片

图为组织人大代表到西双版纳调研

常委会还成立考察团到安徽、湖南考察生物医药产业,组织人大代表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开展中医药产业跨区域专题调研,学习省内外先进经验与成功做法,为文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同时,系统归纳人大代表提出的产业发展建议,依托1082个人大代表“家、站、室”活动阵地广泛收集诉求。例如文章开头提及的电能烤房建设,正是收集烟农诉求时发现的关键需求——最终形成“加强烤烟产业基础设施升级”的意见建议,为项目落地提供精准决策依据,推动砚山县150座电能烤房顺利建成。

图片

图为开展跨区域专题调研座谈会

针对绿色铝、三七、高原特色农业等支柱产业,调研小组同样精准发力。在绿色铝产业园区,紧盯产业链延伸难题,梳理出“铝加工附加值低”“配套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在三七产业调研中,围绕“种源保护”“品牌建设”“市场监管”三大核心,收集到23个建议归纳总结成6个问题,形成调研报告。这些带着“泥土温度”的成果,为后续监督划定清晰“靶心”,确保监督不偏离产业实际、不脱离群众需求。

近四年,州人大常委会开展经济发展相关调研132次,形成《关于对全州三七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对全州铝产业精深加工情况的调研报告》《文山州农文旅融合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全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建设调研报告》《以传统医药和特色疗法赋能云南康养产业发展》《关于全州发展壮大口岸经济情况的报告》等多个高质量调研报告,为监督工作精准“导航”。

图片

清单督办:

压实责任链条 破解发展“堵点”

图片

为避免监督“重发现、轻解决”,州人大常委会创新建立“问题清单+责任部门+时限进度”工作机制,将制约产业效益提升的问题量化分解,明确责任单位、整改目标与完成时限,构建闭环管理台账。以砚山县电能烤房建设项目为例,针对推进中暴露的“变压器安装进度缓慢”等问题,组织人大代表实地督查,推动问题整改落地。

图片

图为调研组电能烤房建设回头看

为杜绝“纸上整改”“虚假整改”,常委会进一步创新“跟踪问效+回头看”监督模式。对已完成整改的问题,通过随机抽查、走访群众、实地核验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在绿色铝产业发展监督中,常委会不仅组织人大代表实地督查,还听取审议全州绿色铝产业精深加工情况报告,开展专题询问与评议,聚焦产业园区“文化、体育、卫生、教育设施及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推动相关部门逐项制定方案,促使问题妥善解决。这种“清单式管理、跟踪式督办”的做法,将监督从“软要求”转化为“硬约束”,有效压实政府及相关部门主体责任,推动一批产业堵点难点得到实质性解决。

图片

联动问效:

凝聚监督合力 释放发展“红利”

图片

“人大监督不能单打独斗,必须形成上下联动、内外协同的工作合力。”基于这一理念,文山州人大常委会构建“州人大+县人大+人大代表+群众”联动监督体系,将监督触角延伸至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在州人大常委会统筹下,全州9000余名五级人大代表化身“监督探头”,深入产业一线排查问题、收集诉求;常委会组建财政经济、乡村振兴等7个专业代表小组,让“懂行”的代表聚焦专业领域发力,提升监督专业性与针对性。

图片

图为专业代表小组商讨产业发展相关问题

针对产业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常委会构建“专题会商+执法检查+联动监督”三维体系:既通过专题会商凝聚多方智慧,又依托执法检查强化刚性约束。在组织政府部门、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召开专题会商会议,共同分析问题根源、研究方案、明确分工的同时,同步开展产业领域专项执法检查——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地情况,深入企业生产一线、项目建设现场,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核验、座谈访谈排查政策执行“温差”“落差”,推动解决执法监管“宽松软”问题,形成“会商找症结、执法促整改”闭环模式。

图片

图为砚山绿色铝产业园

近年来,文山州人大常委会共召开经济发展相关专题会商会议55次,协调解决多个重点难点问题。其中,在绿色铝产业监督中,通过专题调研督促政府与建设部门会商,推动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工程启动,加快阿用风电、董干光伏等新能源项目,以及文山至蒙自、文山至靖西铁路涉铝园区货运专线、富宁港等交通项目建设,为绿色铝产业夯实基础,成为全州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在三七产业监管中,既通过会商督促解决难点堵点,又开展《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三七发展条例》执法检查,推动相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2024年全州以三七为主的生物医药产业综合总产值达413.17亿元,同比增长17.54%,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456亿元。

通过深化联动监督与协作,常委会不仅以执法检查强化人大监督的刚性与权威性,以专题会商提升监督针对性与实效性,还以“听取审议报告、专题询问、质询、评议、‘回头看’、专项调研”等丰富监督手段,推动形成“人大监督有力、政府落实高效、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在口岸经济领域,监督“组合拳”推动货值增长、通关效能提升、单品带动产业联动、外贸互动良好、设施完善五大特征凸显;在农文旅融合领域,通过监督推动普者黑、坝美等多个景点“串珠成链”,今年已带动3.4万余群众增收,成为农村经济新增长点。一系列举措促使各方力量在产业发展中同频共振,凝聚起推动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