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朝康率工作组到西畴县法斗乡,就大井村至坪寨村2.5公里通村公路塌方问题信访件进行现场督办,实地踏勘了解情况,推动问题解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据悉,大井村至坪寨村通村公路虽仅长2.5公里,却关乎沿线10个村小组1500余名群众的生产生活。受持续雨季影响,道路出现多处塌方、坑洼积水,并伴有落石隐患,不仅严重威胁群众安全出行,更阻碍了农副产品外运和产业发展。此前,西畴县交通部门已制定“机械清障+土夹石铺面”的修复方案,预算约10万元,并组建了工作专班,但因县级财政压力,修复工程未能启动。
在现场督办中,熊朝康强调,要提高站位,压实责任。要将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作为干部履职尽责的“必答题”,把道路修复工程作为检验“深、联、帮”专项行动成效的“试金石”。要破解瓶颈,担当作为。县人民政府要主动担当,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向内挖掘潜力,统筹盘活现有资源,多渠道筹措资金。要前置沟通,凝聚共识。乡镇、村“两委”要依托“深、联、帮”搭建的干群沟通平台,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将政策解释到位、进度通报清楚,加强思想疏导,引导村民从“信访”转向“信任”。要闭环管理,协同推进。交通、财政及属地乡镇要同绘“作战图”,实行工期倒排、周调度、月通报机制,构建“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责任闭环,确保问题案结事了、群众满意。
此次现场督办,为困扰大井村至坪寨村群众的“揪心路”按下了修复“快进键”。随着西畴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迅速行动,资金对接节点明确、群众沟通计划细化、工程前期准备有序铺开,这条畅通无阻的村道,也将成为干群连心、纾困解忧最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