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富宁县板仑乡龙洋村委会尾拱村小组,一幅整洁靓丽、生机盎然的新农村画卷扑面而来。今年以来,富宁县板仑乡人大主席团立足职能、积极履职,聚焦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为板仑乡高质量发展注入人大力量,更让尾拱村实现了从“貌不惊人”到“蝶变飞跃”的华丽转身。

尾拱村有50户210人,2017年异地搬迁至新安置点。尽管完成了搬迁,但在过去数年里,村容村貌改善缓慢,村内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落后。改变发生在2025年板仑乡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乡人大代表赵贵花主动提出《关于龙洋村委会尾拱村小组绿美村庄建设的建议》。该建议被大会纳入重点推进项目,为尾拱村小组的“破局发展”按下了“加速键”。
在工作推动中,板仑乡人大主席团用心倾听民意、精准提出建议,切实以“出题”实效破解民生难题。一方面组织人大代表深入村庄实地调研,全面掌握村庄建设的基础条件与实际需求;另一方面多次召开群众座谈会,耐心倾听村民对村庄发展的想法与诉求,充分吸纳群众智慧。

结合调研情况与群众意见建议,乡人大主席团精准“出题”,针对村庄规划建设提出了“净化、美化、亮化”三大专项整治行动建议;面对建设资金短缺的难题,创新推出“群众自筹一点、挂联单位帮扶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的多元化资金筹措模式;同时明确“以群众为主体,共商共建共享”的建设理念。
为确保建设任务高质量推进,板仑乡人大主席团还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以“硬监督”及时“解难题”。乡人大主席团将尾拱村绿美村庄建设纳入重点监督事项,建立全过程监督机制,通过不定期开展实地视察,深入建设现场查看工程质量与进度;采取随机抽查,对材料采购、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进行监督检查;针对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迅速督促相关部门和责任人限期整改到位。

从进村道路硬化工程的完工,到污水、垃圾处理等“两污”设施的落地;从功能齐全的村民活动场地、议事场所的建成,到房屋外墙风貌改造的完成,再到富有民族特色与文化内涵的文化墙打造……一系列建设项目的落地见效,让尾拱村小组的村容村貌实现了“质的飞跃”,也让村民的生活环境改天换地。

如今的尾拱村,不仅村容村貌美起来了,更实现了“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全面发展。在乡人大主席团的持续推动下,村民们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不断发展壮大八角、油茶等传统种植产业。目前全村种植八角1260亩、油茶313亩,八角、油茶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年均每户可实现增收2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