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人大】西畴蚌谷:人大担当解民忧 信访工作暖民心

作者:阳欣萍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10/24 22:04:29     点击数: 777          
  

  近年来,西畴县蚌谷乡人大主席团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引,严格对标《信访工作条例》要求,立足乡情民意,将信访工作作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关键抓手。充分发挥人大监督职能与代表桥梁纽带作用,探索构建“主动接访听民意、用心办访解民忧、就地解访聚民心”的特色工作路径,推动信访工作扎根基层一线、紧密联结群众,切实把“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做细做实,以人大担当把民生诉求解决到百姓心坎上。

图为木者选区代表入户开展民情民意调查


坚持党建领航 把稳信访“方向盘”

  乡人大主席团将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深刻把握信访工作政治属性,纳入年度工作要点,与代表联络、民生监督同部署、同推进。主席团成员协助乡党委接办处置信访件,对土地纠纷、饮水安全等高频民生诉求实行“包案负责制”,通过“面对面”沟通、“点对点”施策,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管,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化解矛盾的桥梁作用。


创新“1234”机制 田坎办公解民忧

  针对信访反映的治理堵点,乡人大主席团创新构建“1234”信访工作机制:坚守“一条主线”,即以群众需求为中心;做到“两个坚持”,即依法依规处理与带着感情化解并重;实现“三个着力”,即,面上研判村级治理共性问题、线上推动村规民约与小微权力规范、点上化解邻里纠纷与生活困难;完成“四个转化”,即将共性问题转为代表建议案、高频诉求转为乡级监督事项、典型意见转为代表履职建议、有效经验转为村组工作规范。机制运行以来,52条群众意见已转化为13件代表建议案、10项乡级监督事项、24条履职建议,形成5项村组规范,提炼8个典型案例供党委决策参考,切实让人大代表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

图为县乡人大代表到大吉厂协调饮水保障问题


强化代表督办 “零距离”啃下硬骨头

  乡人大主席团践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原则,建立“人大代表牵头、村两委协同、乡属部门配合”的联动督办机制。主席团成员带领各级代表包片负责,对宅基纠纷、低保评定、道路修缮等难题包案跟踪、全程督办。例如,程家坡村灌溉水塘淤塞问题中,人大代表迅速响应、实地督导,推动部门与村委合力攻坚,仅十余天便疏通450余亩农田的“生命线”。同时,严格落实“合理诉求解决到位、无理诉求解释到位”,建立“受理—分流—督办—反馈”闭环流程,联动派出所、社会事务办等部门凝聚合力,确保“事事有回音”,彰显人大代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效。

图为人大代表开展道路修缮建议前期调研


推行“六个一”服务 连心桥上有温度

  以群众感受为标尺,创新推行“六个一”服务标准:一张笑脸相迎、一句暖心问候、一杯热水解渴、一次耐心倾听、一个明确答复、一本台账记录,让信访窗口成为传递温情的“连心桥”。各村代表联络站作为信访接待点,公示流程、代表联系方式及监督电话,提供《土地政策问答》《低保申请指南》等资料,配备纸笔、老花镜、应急药品等便民物品,于细微处体现关怀。考虑到农村老人多、手机使用不便的实际,除代表轮值接待外,每月13日设为“代表接待日”,组织县、乡两级代表集中驻站,确保群众“上门有人管、诉求有人听”。

  2024年以来,代表走访中推动龙正村铺设砂石路解决雨后通行难题、为法古村冯大妈现场办理医保缴费,累计办结此类民生“小事”290余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贴近群众、服务一线的优势。

  面对“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蚌谷乡人大主席团始终依靠代表、发动代表,推动履职更接“地气”,坚决杜绝群众吃“闭门羹”。这些举措不仅成为纾解民忧的“减压阀”,更织就了党和群众血脉相连的“连心桥”,彰显了人大代表在基层治理与民心凝聚中的关键作用。

复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