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柴火暖一时,一捆柴火暖一冬。”在砚山县江那镇路德村委会的田埂上、果园里,总能看到砚山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江那镇路德村党委书记纪俊军弯腰查看作物的身影。12年来,这位从泥土里走出的村干部,带着1484户村民把集体经济从“零”做到30万元,用“小股份”串起了10个村民小组的共富路。
2016年,路德村委会集体还是“零”收入,纪俊军摩挲着笔记本说:“我们寨子有山有水有土地,不能守着金饭碗没饭吃。”于是他挨家挨户算明白账,做政策宣传。先是用2万元集体积累入股诸葛山庄园,接着把闲置的弃土场改造成停车场,水库养鱼承包出去,每年稳稳进账9.6万元。而砚山路达康劳务公司的成立,村民们既能在公司务工拿工资,年底还能按股分红。

如今的路德村,688亩李子园春天花海似雪,夏季果实压弯枝头;552亩生姜种植地里,田间一派繁忙,本地务工的农户用汗水浇灌致富的希望;310亩桃园里,早熟品种刚摘完,晚熟的又挂上了枝头。小寨香椿、迤勒山药成了县域“地标产品”,也是如今村民们的“致富菜”。

2019年路达康公司改制后,纪俊军努力争取到中央支持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每年增收6.28万元。公司里20个固定岗位优先吸纳困难群众,临时用工更是向村民倾斜,去年光劳务支出就超百万元,2000多人在家门口务工挣到了工钱。
去年春耕时,村里一养殖户买饲料的钱还差5000元,眼看猪要断粮,纪俊军二话不说取了钱交给养殖户:“先喂饱猪再说!”妻子难免心生抱怨,他却说:“人家张口找你,是信得过你,这信任比饲料金贵多了。”这句话也成了他履职的注脚。连续7年,他帮特殊人群代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甚至有时自费垫付。每逢中秋和重阳,带着村干部给独居老人送米送油,帮着检修屋顶、疏通水管。“代表证揣在兜里,履职更要‘走在路上’。”纪俊军说。

在路德村,谁家有困难,纪俊军总是第一时间到,而纪俊军也用30万元集体经济的增量,托举起1469户村民的获得感,这位县人大代表的履职答卷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数字,一串串沉甸甸的果实和村民们越来越舒展的眉头。每一分集体股份都在书写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履职答卷,每一寸土地都在见证“攥指成拳”的共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