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看乡村满目新——驻文全国、省人大代表专题调研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情况侧记

作者:薛瑞鹃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3/9/25 23:43:02     点击数: 30219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云岭大地丰收忙。自启动实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以来,文山州以“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疆稳、党建强”为目标昂首阔步,如同春天播种的庄稼,这时已然到了“丰收”的时候。


  文山州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得好不好?发展之路走得稳不稳?带着问题,9月20日至9月22日,文山州人大常委会邀请部分驻文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组成调研组,前往文山州3个边境县、9个抵边村和3个边境口岸,就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和口岸建设情况进行深入调研。

“幸不幸福,关键是经济发不发展的问题”

  文山州在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19项指导性指标,以“文山之干”的革命性举措、突出四项举措狠抓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工作,截至目前,文山州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19项指导性指标已达标18项,在全省边境州(市)综合排名位居前列。


  云端之上、若隐若现的壮乡苗寨……文山州438公里的边境线上,42个沿边行政村718个自然村(组)悄然蝶变。行走在马关县、麻栗坡县、富宁县三个边境县,与一个又一个抵边村寨相遇,乡村振兴、绿美建设的气息扑面而来。调研组第一站来到了麻栗坡县麻栗镇茨竹坝村委会石家湾村,穿过层层云雾,见到了“茨竹坝云海”乡村旅游项目的庐山面目。

  “茨竹坝云海”乡村旅游项目于2022年10月启动实施,经过一年多的共同努力,建成人行景观山林步道1200米,房屋美化亮化及庭院提升改造42户。石家湾村里共有6家民宿,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两万元。“幸不幸福,关键是经济发不发展的问题。”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毅在参观石家湾村民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过去,石家湾村人居环境差,产业发展落后,人都往外走,但随着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村民不走了,还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回乡创业。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的农旅融合发展,描绘了石家湾村群众幸福生活的美好画卷。


  富宁县木央镇大坪村委会上寨村小组是一个彝族村寨,它还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老板村”。全村52户238人,有8家公司、5家合作社、18支工程队,全村全年产业收入超670万元,人均产业收入达2.8万元。“村民解决了生计问题,很多都自发地进行人居环境改造。”村民吴义雄也是这样,家庭收入提高了,加之政府资金帮扶,他便着手改造了自家的庭院,花了20多天的时间,在房前建了“小桥流水”景观。“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生活也更加幸福美满。”吴义雄这样说。

“要把边境群众呼声捎到人代会上”

  三天的走访调研,人大代表们感受颇深。“抵边村群众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提高了,村容村貌让人眼前一亮”“很多村子都在发掘自身特色,不断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说到对抵边村变化的感受,代表们不可胜言。


  而通过对9个抵边村和3个边境口岸的调研,调研组也发现部分抵边村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基础设施较薄弱、产业发展单一、缺乏专业人才等等,都是代表们关心的问题。“有些村庄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产业发展较薄弱,人口流出较大,这些都是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省人大代表侬建国说。


  实地调研结束后,9月22日,调研组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了州人民政府关于文山州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情况的工作汇报,代表们结合调研所见所思,对文山州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提出建议。“每个村都应该要有自己的产业,这样把人留住才能更好地进行强边固防。”全国人大代表农加贵在会上建议。除此之外,还有代表建议应加大抵边村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完善抵边村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期三天的调研,代表们不仅看到了抵边村边民富、边关美、边防固的美好景象,还认真倾听了边境群众的真切呼声。“作为人大代表,我们有责任紧紧围绕群众的所想所需,将他们的心声带到省人代会上,更好地传递群众声音。”省人大代表王红梅说。

  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赵琼,秘书长段自勇参加调研。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