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州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我在人大干了什么、差距在哪里、今后怎么干”思想大讨论综述

作者:沈鸿          来源:文山人大网     时间:2025/11/17 16:07:10     点击数: 1554          

“我在人大干了什么、差距在哪里、今后怎么干?”2025年,正值“十四五”收官、“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文山州人大常委会机关以“三问”为刃,掀起一场刀刃向内的思想风暴。从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到机关党组,再到各支部党小组,一场覆盖全机关、贯穿全链条的大讨论火热展开,推动人大干部在自我拷问中校准方向,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力量,在实干担当中谋划未来。

以“三问”破冰思想屏障:从“要我干”到“我要干”

“常委会党组将与大家并肩而行——问题一起找、原因一起剖、办法一起想、责任一起担,共同把‘履职清单’变成‘成效清单’,把‘问题清单’变成‘群众笑脸清单’。这,就是我们一起开这次研讨会的初心,也是人大制度生命力最鲜活的注脚。”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毅在常委会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开宗明义。

图片

此次大讨论以学习贯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主线,紧扣“自我革命”和“干部担当”两大主题,树立“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的鲜明导向,打破“人大是终点站”的惯性思维,积极营造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推动干部勇于担当。

“我曾认为到人大就是‘船到桥头车到站’,但‘三问’让我警醒——如果只为‘不出错’,就是对职责的最大辜负。”一位干部在党小组发言中坦言。像这位干部一样,许多干部在“三问”中撕开思想口子:预算工委的同志直言“州人大预算联网监督系统访问量仅次于省人大,排名全省第2位,其经验做法得到省人大的通报表扬。担当不是口号,而是面对财政收支矛盾时敢于说‘不’的底气”;信访科的同志反思“等靠要”心态,提出“让‘件件有落实’成为信访工作的鲜明标签”。

办公室的一位领导剖析道:作为办公室的管理者,应当做到“领导说到一,自己想到二、做到三”,但实际工作中,习惯于等领导安排,主动想、主动干的意识不强,参谋助手作用发挥得不好。在今后的工作,将以“四个机关”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办公室“四最一中枢”的作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做好办文办会、后勤保障等工作,全面提升“三服务”工作能力水平。

以“三问”攻坚难点工作:从“过得去”到“过得硬”

大讨论不搞“空对空”,而是直击痛点。各专工委室对标“以干成事论英雄、以解决实际问题论能力”的导向,把“三问”转化为破解难题的“手术刀”。

教工委的同志举例:“2024年我们对卫健工作质询整改开展‘回头看’,发现部分医院‘问题清单’整改流于形式。今年我们引入满意度测评,倒逼责任单位重新整改,最终推动医院补齐短板。”法工委的同志则反思立法参与度不足:“在制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立法过程中,仅通过文山人大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征求意见,未充分运用‘融媒体+立法’等新方式,导致群众参与不充分,部分意见未有效吸纳。下一步将开设‘立法留言板’,依托代表联络站开展‘立法进社区’,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增设少数民族立法联系点,让少数民族群众的立法诉求‘有处说、有人听’。”

“三问”亦成为撬动监督刚性的支点。农环委的同志针对农村供水保障问题,依法启动质询程序:“我们追问政府‘为什么部分村寨水管通了却长期不通水’,最终推动州政府投入专项资金,解决部分乡镇的供水难题。”

以“三问”笃定前行方向:从“做了什么”到“做成什么”

“三问”的终点不是“答好题”,而是“答好卷”。州人大常委会将讨论成果转化为“十五五”谋篇的施工图:

立法规划聚焦“小切口”,明年将制定《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条例》《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坡芽歌书保护传承条例》,全部通过AI辅助审查。

监督重点锁定“民之盼”,2026年对“三区”建设资金、新基建项目、碳排放减量开展“穿透式”询问,问题不解决不销号。

决定方面,围绕“绿美文山”十年规划、城乡供水一体化等作出决定,把党的主张转化为法定目标。

代表工作迭代升级,推广“代表码上办”小程序,推动代表建议办理时限再压缩,并探索AI赋能代表履职,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民意通道。明年起,要把“家站室”升级为“民主驿站”,用数字赋能、流程再造、结果可评,把“月月有活动”做成“日日能议事”,把“提办督评”做成“秒回秒办”。

积极打造特色亮点工作,探索“AI+融媒体+人大”履职新模式,打造“智慧人大”平台,建设集立法征询、监督问效、代表履职、民意收集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平台,实现“数据多跑路、代表少跑腿”。探索“AI辅助立法”,推动“智能监督”,赋予“智慧人代”全新内涵,让代表履职更轻便、让民意传递更直接、让文山声音更响亮......

图片

“这次大讨论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常委会秘书长段自勇在机关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总结发言中强调,“我们要把‘三问’机制固化为制度,每季度开展‘回头看’,让‘晒成绩、亮差距、销任务’成为人大干部的思维惯性,真正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为‘十五五’开局奠定坚实民主法治根基。”

从灵魂叩问到实干突围,州人大机关以“三问”为笔,书写了一份“自我革命”的鲜活答卷。这场讨论,不仅让干部看清了“来时的路”,更照亮了“前行的光”——在“十四五”收官的节点上,正以“人大之问”回应“时代之问”,以“人大之干”托举“文山之进”。


  • +
  • -